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本副作品缩略图(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全系列超清下载点此)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清图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分类:法书

作者:王羲之;Wang Xizhi

书体:行书

数量:一册:十四开十六幅

文字:汉文

释文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尺寸:(公分)

本幅:23x14.8

前副叶一

25.8x29.1

前副叶二

24.6x16.3

前副叶三

24.6x16.3

前副叶四

22.1x34.3

前副叶五

22.1x34.3

后副叶一

23x14.8

后副叶二

22.6x27.8

后副叶三

22.6x30.9

后副叶四

23.2x21.3

后副叶五

22.1x30.4

后副叶六

22.2x30.5

后副叶七

22.3x30.3

后副叶八

22.4x27.9

后副叶九

31.9x39.3

后副叶十

31.9x39.3

质地

本幅:纸

前副叶一

前副叶二

前副叶三

前副叶四

前副叶五

后副叶一

后副叶二

后副叶三

后副叶四

后副叶五

后副叶六

后副叶七

后副叶八

后副叶九

后副叶十

题跋资料

清高宗

封面

行书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上上真蹟。内府宝藏。

印记:干隆宸翰、干隆御赏之宝

题跋

本幅:君倩

行楷书

君倩。

题跋

清高宗

本幅(附装)

庚寅(公元一七七0年)新正三日。密雪优霑。喜前兆瑞因成什。书册志慰。御笔。

行书

连朝藴酿密云垂。侵晓瀌瀌遂霈施。节未立春犹是腊。兆符元旦正宜时。重楼十二皆皴玉。世界三千遍被釐。拈笔欲吟还自问。似兹何以答天禧。庚寅(公元一七七0年)新正三日。密雪优霑。喜前兆瑞因成什。书册志慰。御笔。

印记:太璞、古香

题签

本幅:楷书

天下无双。古今鲜对。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一

行书

神乎技矣。

印记:干、隆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二、前副叶三

干隆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正月摹是帖一过。得句五章。用题册首。

行书

丁甲呵持信有之。墨池终古法书垂。试思走笔明窗际。应是吟成栁絮时。数来二十八骊珠。翥凤翩鸾有是乎。笑我冻蝇叅未破。从今拟欲废掺觚。阿大中郎未足多。东山丝竹久消磨。何如内史风流笔。占尽千秋听讲鹅。 锦囊乐毅久成烟。老子西昇只廓填。独有山阴双逸士。尚携海水历桑田。赚得兰亭萧翼能。无过玉匣伴昭陵。賸留快雪公天下。一脉而今见古朋。干隆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正月摹是帖一过。得句五章。用题册首。

印记:天根月堀、云霞思、干隆御笔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

行书

苏辞遭遇多枝叶。倒綳禁体先犯雪。起舞浮白意匠殊。纵横驱用堪叫絶。元冥恰喜交初莭。过水真如遇方折。平原羃䍥寒飔逼。长空晻霭暮光灭。旌门铙吹云璈奏。幔城漏响金鱼掣。徘徊中夜聼拉瑟。行檠熻赩莲花缬。天窗取气揭薄纱。地炉生火燃枯屑。遥想林岫已婆娑。却爱郊坰正飘瞥。即景朅咏都官句。占年夙记农家说。醉翁髯老垂号令。会取陈言能㸃鐡。

印记:清玩、干隆御览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

乙亥(公元一七五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对雪并书。

行书

泽华纷扑复攅团。密势浓阴酿峭寒。望过三冬犹讶梦。校来五寸得差安。方圆圭璧皆如意。次第园林顿改观。况是纽芽迟麦陇。及时心为扈农宽。乙亥(公元一七五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对雪并书。

印记:古香、太璞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

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新正四日御笔。

行书

时晴快雪对时晴。真者当前怵愓生。展濶缩临皆自我。兰亭何必擅前旌。兰亭橅者。大小不一。真草亦殊。快雪独无闻焉。曩尝缩临蝇头本。刻于天然玉子。兹于雪后御斋宫展阔临之。因题一绝。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新正四日御笔。

印记:会心不远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

干隆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腊月二日雪中展阅此帖因书。

行书

甘雪刚逢腊。农祥早先春。散为花是喜。积作玉余津。展帖香生古。烹茶句得新。更希盈尺纪。近远布膏均。干隆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腊月二日雪中展阅此帖因书。

印记:席上珍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

行书

同云一色难分叶。禁体苦吟雪非雪。背触如叅竹篦子。欧令苏传两竒絶。蝗深可卜田火除。心喜应教屐齿折。况复督亢旧膏腴。恰似蓝田未堙灭。梁王已命兎园宴。杜老那擅鲸鱼掣。凭舆揽结吟兴飞。拈须何虑冰花缬。十余字耳乃区区。不因歩韵宜避屑。却忆澄海禁水部。(癸亥冬澄海楼与张照梁诗正联句凡字涉水部者槩不许用)倡和豪情巖电瞥。试看滕六御风行。彼则有言可无説。独怜呵冻赓吟者。毳衣布帐寒如鐡。艺圃曽闻轻楮叶。营邱夙擅能图雪。设如白战遇欧苏。错手无从堪笑絶。昨从清苑返行旌。范阳古道循曲折。云羃朔天渐低黯。烟冻僧寮乍昇灭。吟诗未觉冰砚寒。行围却喜饥鹰掣。簁簁着体化如幻。绥绥压㡌緐于缬。从来此景我所耽。兴豪拟问谁遗屑。却慙未透即离禅。还应为谱风花瞥。耳听目眎本一例。约畧林岚为指说。画成传示同事看。(命董邦逹图是景新连。是次未扈驾。故诗以告之。)从教宵寐衾铺鐡。

印记:澂观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

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正月三日雪后登延春阁眺望之作次日斋居复展是册爰书于此。

行书

瑞英既委积。祥曦亦曈昽。素云扶柏枝。芳飇递梅丛。新正清暇余。延阁深禁中。载豁即景目。兼舒体物胸。皇都千万户。珠楼十二重。抚此金瓯固。益切玉烛融。北斗揖璇杓。西山展画峯。和气鬯萌阳。吾将事祈农。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正月三日雪后登延春阁眺望之作次日斋居复展是册爰书于此。

印记:含辉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

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长至后三日御笔。

行书

拈出天花示迦叶。一笑至今须鬓雪。昨吟禁体效欧苏。沓拖流风殊未絶。冀北方欣麦鍼绿。江南应报梅腰折。望中峯势忽如迷。旋教万径人踪灭。收余活火煑三清(茶名)。飕飂古鼎松风掣。乱侵屐齿乍凹凸。细洒帘旌仍委缬。诗翁竞胜巧形容。岛瘦郊寒全不屑。清欢渇望两相争。此景年来曽几瞥。朱鸟温暾绵袄披。三希佳事还堪説。明窗浄几展时晴。古法平沙划锥鐡。定兴道中雪用东坡聚星堂体并元韵四首。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长至后三日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几暇怡情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附装)

时日丁亥(公元一七六七年)二月朔。

行书

自辰还至未。既密亦时踈。即即皑皑矣。瀌瀌奕奕如。双眸望无负。三寸积仍余。始慰筹农愿。园林景起予。冬春以来望雪甚殷。上元后二日飞霞先零。入夕密霙连旦。次日复得雪三寸。因成此律。还宫展册书之以识。时日丁亥(公元一七六七年)二月朔。

印记:席上珍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四(附装)

乙酉(公元一七八九年)十月廿八日。祥霙应候。盈尺告丰。至足喜也。既成斯什。仍展快雪。书以识之。御笔。

行书

夜问璇霄密霰霏。凌晨大作六花飞。未经渇望叨佳泽。早见优霑报近畿。一色玉封金瓦厚。几几层珠缀绣栊辉。麦田又兆眀年喜。益切持盈励慎微。乙酉(公元一七八九年)十月廿八日。祥霙应候。盈尺告丰。至足喜也。既成斯什。仍展快雪。书以识之。御笔。

印记:古香、太璞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五

己卯(公元一七五九年)仲春杪。御识。

行书

入春甘雪频霑。继以知时好雨。土膏含润。兹因耕耤。还宫凭览增快。明窗展玩。书之以志劭农。己卯(公元一七五九年)仲春杪。御识。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五

庚辰(公元一七六0年)小除夕御笔。

行书

同云过午落琼花。历夕侵宵势更加。泽继三朝敷渥足。春先十日兆和嘉。装梅宫植舒梅蕚。利麦盆籖润麦芽。殿瑞启祥真大吉。慰余益慎敢矜夸。今冬虽得雪稍迟。而腊后春前再霑时玉。辄成复雪一律。并书是册志快。庚辰(公元一七六0年)小除夕御笔。

印记:古香、含辉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五

行书

干隆丙寅新正几暇。因观羲之快雪时晴。爱此侧理。輙写云林大意。

印记:干隆宸翰

题签

前副叶五(右分装)

楷书

快雪时晴帖。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真蹟。

题签

前副叶五(左分装)

楷书

王羲之快雪时晴墨蹟。三希堂所刻与快雪堂帖相等。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五(附装)

戊子(公元一七六八年)十一月晦日。祥霙竟夜迎腊。应时记胜之占。此其初验。晓成一律。书册志慰。御笔。

行书

入冬已两月。落雪忽通宵。幸值三寸积。惭称六幕调。麦麰含腊润。疾病以时消。清晓出听政。慰心同百寮。戊子(公元一七六八年)十一月晦日。祥霙竟夜迎腊。应时记胜之占。此其初验。晓成一律。书册志慰。御笔。

印记:澂观

题跋

清高宗

前副叶五(附装)

丁亥(公元一七六七年)仲冬晦日。御笔。

行书

中宵云势报浓稠。逹旦瀌瀌雨雪浮。弗啻先春更先腊。诚欣惟渥亦惟优。檐留瓦白铺重厚。砌掩甎青扫未休。绥屡后逢占麦稔。敬承何以励吾脩。盼雪正殷而时霙再布。后成一律。书册以识丰占。丁亥(公元一七六七年)仲冬晦日。御笔。

印记:含辉

题跋

清高宗

本幅、后副叶一之间裱绫

行书

神。

印记:干隆宸翰

题跋

赵孟頫

后副叶一

延祐五年(公元一三一八年)四月二十一日。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脩国史臣赵孟頫奉勑恭跋。

行书

东晋至今近千年。书迹传流至今者绝不可得。快雪时晴帖。晋王羲之书。历代宝藏者也。刻本有之。今乃得见真迹。臣不胜欣幸之至。延祐五年(公元一三一八年)四月二十一日。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脩国史臣赵孟頫奉勅恭跋。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一

行书

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

印记:太上皇帝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一

已巳(公元一七四九年)腊日。雪后乘兴缩临此帖一过。命朱采刻于姚宗仁所制玩鹅玉器。亦一佳话也。三希堂并识。

行书

已巳(公元一七四九年)腊日。雪后乘兴缩临此帖一过。命朱采刻于姚宗仁所制玩鹅玉器。亦一佳话也。三希堂并识。

印记:古香、太璞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一

干隆偶记。

行书

右军此帖跋语俱佳。纸亦清莹可玩。朕题识数番。喜其与笔墨相和。爱不释手。得意辄书。无居次第也。干隆偶记。

印记:干隆御赏、几暇怡情、清玩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一

行书

琳瑯球璧世间所有若此帖乃稀世珍耳。

印记:干隆宸翰、几暇临池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一(附装)

庚寅(公元一七七0年)小春上濣御笔。

行书

前日狂风昨日阴。问宵其雪尚难谌。询安刚喜霰丝集。勅政遂看花片侵。阊阖有烟还詄荡。楼台无处不深沈。未曾渇望霑优泽。益切冰兢凛照临。回銮次日问安。适遇祥霙。时尚未盼雪。诗成书以志快。庚寅(公元一七七0年)小春上濣御笔。

印记:比德

题跋

刘赓

后副叶二

翰林学士承旨臣刘赓奉圣旨谨跋

楷书

王逸少书。不可多得。于好事家。盖见之一二焉。此祕阁所藏快雪时晴帖墨本。乃真蹟也。尤为奇特。翰林学士承旨臣刘赓奉圣旨谨跋。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二

庚子(公元一七八0年)新正雪晴有作。昨得汉玉石子。命工制为羲之玩鹅。曾缩临是帖于上。故末句及之并书于册。御识。

行书

雪霁亦云可。年前三白过。迷离融日彩。景色凑春和。冰筯垂檐细。银花缬树多。时晴临缩本。玉枕较如何。庚子(公元一七八0年)新正雪晴有作。昨得汉玉石子。命工制为羲之玩鹅。曾缩临是帖于上。故末句及之并书于册。御识。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二

行书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印记:干、隆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二

甲申(公元一七六四年)腊前二日。雪应时。麦收可卜。辄成一律述志。展册书之。用记庆慰。御笔。

行书

入冬虽盼六花舒。又虑无厌蜀望予。甘泽那辞预霑也。硕苖真是莫知如。洒空犹在一阳节。积地已将三寸余。榖稔复斯欣卜麦。怵思美善若何居。甲申(公元一七六四年)腊前二日。雪应时。麦收可卜。辄成一律述志。展册书之。用记庆慰。御笔。

印记:古香、太璞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二(右分装)

癸卯(公元一七八三年)嘉平月下濣。御笔。

行书

盼雪逮冬尽。一朝甚一朝。三更称霰集。四鼓报霙飘。真沃心芽润。深培麦本饶。惟期盈尺积。宁祗百忧消。夜雪一律。癸卯(公元一七八三年)嘉平月下濣。御笔。

印记:古稀天子、犹日孜孜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二(左分装)

甲辰(公元一七八四年)嘉平月下濣。御笔。

行书

冬后望霙亟。春前值雪祥。积将三寸厚。落以四时长。顿止殊堪惜。再霑斯益臧。祈农不知足。此亦我之常。雪一律。甲辰(公元一七八四年)嘉平月下濣。御笔。

印记:古稀天子、犹日孜孜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二(附装)

辛卯(公元一七七一年)长至前斋宫迎雪作。书此以识。御笔。

行书

申末天衣布。亥初瑞叶舒。继飘旋继大。时疾复时徐。问彻五更夜。知霑三寸余。明当诣坛宿。凴辇庆何如。辛卯(公元一七七一年)长至前斋宫迎雪作。书此以识。御笔。

印记: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二(附装)

庚寅(公元一七七0年)嘉平既望。祥花密霏自晨达午。喜其尚在腊中。成句书册。御笔。

行书

孟冬霑厚泽。两月隔云遥。祈岁吾惟切。望云心已焦。浓阴五更报。侵晓六霙飘。遂见纷飞密。旋成委积饶。先春真是腊。凝冻未全消。过午晴曦晃。欣余惜转招。庚寅(公元一七七0年)嘉平既望。祥花密霏自晨达午。喜其尚在腊中。成句书册。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护都沓儿

后副叶三

赐进士及第翰林待制承直郎兼国史院编脩官臣护都沓儿奉勑恭跋

楷书

晋王羲之墨迹。前贤已多论者。当为天下法书第一。快雪时晴帖历年虽远。神物护持。不至磨灭。传之今日。甚可珍藏也。又使四海之内。学儒诸生。知万几之暇。不事游畋。不宝珠玉。博古尚文。致精如此。延祐五年(公元一三一八年)四月廿三日。赐进士及第翰林待制承直郎兼国史院编脩官臣护都沓儿奉勑恭跋。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三

庚午(公元一七五0年)除夕前三日斋次。

行书

每对右军此书。辄有成连海上之歎。况甘雪应时。情景适合。快何如之。庚午(公元一七五0年)除夕前三日斋次。

印记:古香、太璞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三

干隆御识。

行书

放勋命羲和。定时以闰月。今岁闰在春。二月不妨雪。密云连宵旦。庭树踈阴歇。时而散冰花。时而洒琼屑。但觉春融盎。不苦寒栗冽。纵赏意固佳。倚吟兴堪结。被井乳欲酥。压梅腰岂折。分茶潄芳润。展帖挹清絶。破腊悬望余。素景慰心别。已疾气昭苏。宜麦月单阏。白诗遣几暇。事同异其说。堪方雨有灵。漫比霜不杀。孙赋亦熟读。讵厌闻妖孽。农语有明征。未至清明节。春雪和白居易韵。偶展右军。遂书册上。干隆御识。

印记:得佳趣、席上珍、内府珍秘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三(右分装)

乙巳(公元一七八五年)冬至廿一日。御笔。

行书

集霰当辰末。霏霙遂午中。漫漫静入夜。习习幸无风。问到五更止。积来四寸同。祈恩蒙霈泽。寅谢惕深衷。雪一律。乙巳(公元一七八五年)冬至廿一日。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三(左分装)

丙午(一七八六年)孟冬月廿九日。御笔。

行书

醖酿连三日。鬖髿彻一宵。望深因亟慰。问夜达崇朝。鸳瓦玉为垒。虬松花作标。诣坛当谒拜。钦谢惕犹饶。夜雪一律。丙午(公元一七八六年)孟冬月廿九日。御笔。

印记:会心不远、德充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三(附装)

癸巳(公元一七七三年)仲冬二日雪成什。积素虽未足慰怀。书册聊以纪候。御笔。

行书

入晩复飘雪。达晨密间踈。看将盈二寸。未足乐三余。泽也目因润。惜哉心那舒。不知足为过。观过或知予。癸巳(公元一七七三年)仲冬二日雪成什。积素虽未足慰怀。书册聊以纪候。御笔。

印记:会心不远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三(附装)

壬辰(公元一七七二年)小春十有八日夜雪成什。明窗积霙。映素展册怡然。御笔。

行书

夜醒问军报。却称密云铺。三更遂飘落。五鼓罢纷敷。晨接二寸奏。节先十日符。晴虽弗致惜。致惜那能无。壬辰(公元一七七二年)小春十有八日夜雪成什。明窗积霙。映素展册怡然。御笔。

印记:比德

题跋

刘承禧

后副叶四

麻城刘承禧永存珍祕

行书

天下法书第一。吾家法书第一。麻城刘承禧永存珍秘。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四

行书

誓墓髙风有足多。独推书圣却云何。行云流水参神韵。笔阵传来祗白鹅。近题钱选观鹅图之作。春日斋居。清暇展阅此帖。辄漫书之。

印记:干隆御赏、几暇怡情、清玩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四

丙子(公元一七五六年)二月七日。雪晴一律。书以志快且纪岁晴。御笔。

行书

候寒惟北方。二月雪犹常。终恐过凝冻。其如兹载阳。一时玉融白。万戸袄披黄。后乐乐何有。先忧忧未央。丙子(公元一七五六年)二月七日。雪晴一律。书以志快且纪岁晴。御笔。

印记:古香、太璞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四

行书

快晴时晴。致称佳妙。乃今田烛。甫过天玉。平铺弥目晶莹。正与右军斯帖相映发。瓷盆水仙古梅始绽。展册欣然有会。己巳(公元一七四九年)仲冬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四

御识并书。

行书

左幅茧纸光润可爱。即效霅溪体补空。仲春下浣之二日。长春书屋。御识并书。

印记:干隆宸翰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四

行书

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

印记:干隆宸翰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四(右分装)

行书

积地诚三寸。知时方仲冬。干坤清作气。宫阙玉为容。较量前番渥。仍希后继浓。扫收培树本。敷锡霈恩重。丁未(公元一七八七年)冬至月廿三日。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四(左分装)

戊申(公元一七八八年)冬至月廿六日。御笔。

行书

傍晚同云色。中宵落雪花。逹晨益汗漫。望宇正鬖髿。诗寓都官体。画标石谷家。被恩惟有惕。铭感实无涯。夜雪一律。戊申(公元一七八八年)冬至月廿六日。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四(附装)

甲午(公元一七七四年)仲冬中濣。御笔。

行书

午云蔽金乌。夜雪洒铜龙。渥泽迎长至。殷希慰半冬隔。隔窗想浩浩。积阁愿重重。不寐消清漏。忘言听远钟。寝衣身敢适。侧席意弥颙。难说麦根固。艰哉忆在农。斋宫夜雪六韵。甲午(公元一七七四年)仲冬中濣。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四(附装)

乙未(公元一七七五年)长至后二日雪一律。御笔。

行书

履长贺节御园来。翼日欣逢嘉雪哉。搴幌无边迎目润。拈毫有兴沃心开。空霏麦粒宜陇麦。林染梅英映殿梅。扫却旋看又纷积。苑丞循例树根培。乙未(公元一七七五年)长至后二日雪一律。御笔。

印记:澂观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五

甲戌(公元一七五四年)燕九日对雪展帖因题。

行书

去腊及今岁春前优霑三白。灯夕后复降甘雪。快慰良深。同一雪也。予之快在农田。与昔贤之临池挥翰者。快同而所以快者异矣。甲戌(公元一七五四年)燕九日对雪展帖因题。

印记:会心不远、德充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五(左分装)

庚戌(公元一七九0年)十一月廿一日雪六韵。御笔。

行书

入冬尚未雪。远处却频闻。虽识时堪待。亦萦望颇殷。问宵云气重。拂曙雪英纷。飘洒冰花势。迷离玉树纹。三时落止矣。二寸积诚云。初泽能无谢。谢中惜意懃。庚戌(公元一七九0年)十一月廿一日雪六韵。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五(右分装)

行书

微雪廿过余。同云晚布初。霰华先已集。寒夜密还疎。本弗望之切。亦称懐以舒。晓霑报二寸。纪节五言书。己酉(公元一七八九年)冬至月廿三日夜雪一律。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五(附装)

丁酉(公元一七七七年)冬至月廿九日复雪一律。御笔。

行书

复雪叨天贶。自宵连曙连。缤纷迷旷宇。霶霈湿非烟。诚幸逢膏续。仍欣在腊前。无人相慰借。独立一酸然。丁酉(公元一七七七年)冬至月廿九日复雪一律。御笔。

印记:会心不远、德充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五(附装)

行书

半夜云容重。凌晨雪意浓。依旬似甘雨。旉泽遍畿封。密压垂枝竹。斜翻挺干松。天庥沐频叠。惟益励虔恭。丙申(公元一七七六年)十一月初三日雪一律。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王穉登

后副叶五、后副叶六(右半幅)

己酉(公元一六0九年)七月廿七日太原王穉登谨书

行书

朱太傅所藏二王真蹟共十四卷。惟右军快雪大令送梨二帖。乃是手墨。余皆双钩廓填耳。宋人双钩最精。出米南宫所临者。往往辞(点去)乱真。故前代名贤不复辨论。槩以为神品。其确然无疑者。独快雪送梨。玄赏之士。自能鑒定。不可与皮相耳食者论也。送梨已归王敬美。此帖卖画者卢生携来吴中。余倾槖购得之。欲为幼儿营负郭。新都吴用卿以三百锾售去。今复为延伯所有。神物去来。但贵得所。不落沙叱利手。幸矣。在彼在此。奚必置意。考宣和书谱。此卷曾入天府。后归贾师宪。又尝为米老所藏。米自有跋。今在韩太僕家。因延伯命题。并述其流传转辗若此。己酉(公元一六0九年)七月廿七日太原王穉登谨书。

印记:王穉登印、青羊君

题跋

汪道会

后副叶六

万历己酉(公元一六0九年)八月十有九日。新安汪道会敬观于秦淮之水阁。

楷书

万历己酉(公元一六0九年)八月十有九日。新安汪道会敬观于秦淮之水阁。是日清秋和适。锺山致爽。得见无上法书真蹟。真百年中一大快也。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六

已卯(公元一七五九年)十一月十四日时玉霏霙。计今冬已雨霑甘泽。即事成吟。书册志快。

行书

连朝藴酿云铺厚。半夜霏微霰集来。鸡树晓増寒淰淰。鸳楼阴积白皑皑。田将前度添余润。泽较去年霑两廻。发粟出裘寜待此。披襟惟是畅吟裁。已卯(公元一七五九年)十一月十四日时玉霏霙。计今冬已雨霑甘泽。即事成吟。书册志快。

印记:古香、含辉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六

己卯(公元一七五九年)腊月十一日。御笔。

行书

去岁三冬无雪。今年小春及长至月再集祥霙。殷怀既慰。兹于春前七日甘雪复零。表瑞兆丰正符。三白滋宿麦而靖遗蝗。腊鼓声中农歌志庆。致足快也。几余展册因题数语识之。己卯(公元一七五九年)腊月十一日。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六

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仲冬雪后过淑清苑。续旧作积素坠枝全作雨之句。归展此帖欣然有会。命笔书之。

行书

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仲冬雪后过淑清苑。续旧作积素坠枝全作雨之句。归展此帖欣然有会。命笔书之。

印记:干隆宸翰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六

丁卯(公元一七四七年)嘉平之望。几暇重展是卷。适天际同云密布。瑞叶频飘。对景挥毫不觉为之一快。用书册尾以志欣笔。

行书

丁卯(公元一七四七年)嘉平之望。几暇重展是卷。适天际同云密布。瑞叶频飘。对景挥毫不觉为之一快。用书册尾以志欣笔。

印记:德充符、几暇怡情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六(左分装)

壬子(公元一七九二年)十一月廿五夜雪一律。御笔。

行书

终朝祗集霰。半夜乃霏霙。历以五时久。积将六寸成。入冬天地合。先腊麦麰亨。望亟慰亦亟。持心戒满盈。壬子(公元一七九二年)十一月廿五夜雪一律。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六(右分装)

辛亥(公元一七九一年)十一月十日雪一律。御笔。

行书

先集霰通朝。密霏霙入宵。疾徐无间断。悠畅恣飘萧。问已重檐积。知将三寸饶。拈毫敢志慰。慰又恐心骄。辛亥(公元一七九一年)十一月十日雪一律。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六(附装)

戊戌(公元一七七八年)孟冬月下濣微雪一律。御笔。

行书

入冬微雪两三逢。此番颇欣云势浓。稷粒落来看已化。墻阴纔得指余封。对时惟愿滋郊麦。助景那因羃禁松。傍晩寥空旋开霁。依然失望祗无悰。戊戌(公元一七七八年)孟冬月下濣微雪一律。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六(附装)

己亥(公元一七七九年)腊八日微雪一律。御笔。

行书

丙夜问无雪。生云报五更。质明方集霰。侵晓遂飘霙。落地未成寸。作风忽即晴。椒园礼嘉腊。不怿越怦怦。己亥(公元一七七九年)腊八日微雪一律。御笔。

印记:澂观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七

辛巳(公元一七六一年)嘉年七日。瑞霙竟日。盈尺兆丰。赋此以志农庆。披册命笔。用适几余清快。御笔。

行书

秋霖余润无资雪。冬麦含萌有雪宜。问夜天衣称霭霭。侵晨玉叶益绥绥。腊前应节祥堪卜。望外逢霑喜可知。昨已传宣幸琼岛。瑶林生面一探奇。辛巳(公元一七六一年)嘉年七日。瑞霙竟日。盈尺兆丰。赋此以志农庆。披册命笔。用适几余清快。御笔。

印记:清玩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七

庚子(公元一七八0年)十一月初四。喜雪再记。

行书

庚子(公元一七八0年)十一月初四。喜雪再记。

印记:古稀天子、犹日孜孜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七

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新正二日。瑞雪霏春。自午初迄于诘朝。缤纷玉墀。委积鸳瓦。去冬三白未及盈尺。得此为之畅然满志。适以祈鼓致斋。静对名蹟命笔记之。御识。

行书

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新正二日。瑞雪霏春。自午初迄于诘朝。缤纷玉墀。委积鸳瓦。去冬三白未及盈尺。得此为之畅然满志。适以祈鼓致斋。静对名蹟命笔记之。御识。

印记:德充符、得佳趣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七

壬午(公元一七六二年)长至前三日。得雪有述。书以志时。御笔。

行书

夜问高空起冻云。侵晨瑞叶布萦纷。本非渇望逢尤幸。即得优霑佥共欣。滂配早占陇麦护。攅团似助盎梅芬。寒増遑避徒杠诮。赈粥施衣且尽勤。壬午(公元一七六二年)长至前三日。得雪有述。书以志时。御笔。

印记:太璞

题跋

文震亨

后副叶七(右半幅)

吴郡雁门文震亨记

行书

余婿于太原氏故征君。所藏卷轴无不寓目。当时极珍重此帖。筑亭贮之。即以快雪名。每风日晴美。出以示客赏玩。弥日不厌。后归用卿氏。不无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之恨。征君游道山后。余从用卿所。复时得展玩。可谓与此帖有缘。不至如马策叩西州门时也。因题而归之。若夫王嫱西子之美丽。有目共识。更无借余之邪许矣。吴郡雁门文震亨记。

印记:启美、香草图书、木鸡生

题跋

吴廷

后副叶七(左半幅)、后副叶八

天启二年(公元一六二二年)三月望日。书于楚舟。余清斋主人记。

楷书

余与刘司隶延伯寓都门。知交有年。博古往来甚多。司隶罢官而归。余往视两番。欢倍畴昔。余后复偕司隶至云间。携余古玩近千金。余以他事稽迟海上。而司隶舟行矣。遂不得别。余又善病。又不能往楚。越二年。闻司隶仙逝矣。司隶交游虽广。相善者最少。独注念于余。余亦伤悼不已。因轻装往吊之。至其家。惟空屋壁立。寻访延伯家事。并所藏之物。皆云为人攫去。又问快雪帖安在。则云存。还与公。尚未可信。次日往奠其家。果出一帐。以物偿余前千金。值快雪帖亦在其中。复恐为人侵匿。闻于麻城令君用印。托汝南王思延将军付余。临终清白。历历不负。可谓千古奇事。不期吴门携去之物。复为合浦之珠。展卷三歎。因记颠末。嗟嗟。此帖在朱成国处。每谈为墨宝之冠。后流传吴下。复归余手。将来又不知归谁。天下奇物。自有神护。倘多宝数百年于余清斋中足矣。将来摹勒上石。此一段情景。与司隶高谊。同炳千秋可也。天启二年(公元一六二二年)三月望日。书于楚舟。余清斋主人记。

印记:吴廷私印、江邨

题跋

董诰

后副叶七(左分装)

干隆癸丑(公元一七九三年)冬至月。臣董诰敬书。

楷书

絮云浓午末。稷雪落申初。问彻更长短。报称霏疾徐。满空泽犹醖。二寸积诚余。冰上收原富。树根堆不虚。因之赏行衆。谁识盼仍予。翘首时晴晦。益増嗟以嘘。御制雪六韵。干隆癸丑(公元一七九三年)冬至月。臣董诰敬书。

印记:臣、诰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七(右分装)

御识

行书

予八十有三不用眼镜。今岁诗字多艰。于细书命董诰代写。亦佳话也。御识。

印记:八征耄念、自强不息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七(附装)

庚子(公元一七八0年)元旦日雪一律。御笔。

行书

除夕颙看刚霰集。三更肃拜落霙微。质明侵晓纔绥布。历午达申遂畅霏。望过三冬泽犹靳。欣蒙元旦福如几。方珪圆璧随形相。䜿洒横排势霍挥。四字适增曹植颂。千官都㸃谢庄衣。庆因首祚叨天贶。冀更鸿禧遍帝畿。应节果然为六出。临池余事逮三希。自惟何以克当此。屡省钦哉慎所依。庚子(公元一七八0年)元旦日雪一律。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王穉登

后副叶八

皇明万历甲辰(公元一六0四年)三月廿八日。太原王氏尊生斋重装。

行书

皇明万历甲辰(公元一六0四年)三月廿八日。太原王氏尊生斋重装。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八

癸未(公元一七六三年)腊前一日。盈尺兆瑞。辄成一律。雪窗展册。书以志时。御笔。

行书

彻夜云同色。侵晨雪舞翩。敢轻言慰矣。惟益冀霑焉。竟至逹申后。犹欣值腊前。心田滋渇望。可以命吟篇。癸未(公元一七六三年)腊前一日。盈尺兆瑞。辄成一律。雪窗展册。书以志时。御笔。

印记:古香、太璞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八

壬寅(公元一七五二年)十月十七日夜雪一律。御笔。

行书

入夜冻雪粘。中宵稷霰纎。初闻㸃方作。既报片徐添。飒㳫渐传牖。迷离云羃檐。明当小雪节。汜胜叶祥占。壬寅(公元一七五二年)十月十七日夜雪一律。御笔。

印记:比德、朗润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八

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春二月上濣御笔又识。

行书

王右军快雪帖为千古妙蹟。收入大内养心殿有年矣。予几暇临仿不只数十百过。而爱玩未已。因合子敬中秋元琳伯远二帖贮之温室中。颜曰三希堂。以志希世神物。非寻常什袭可并云。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春二月上濣御笔又识。

印记:干、三希堂、隆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八

丁丑(公元一七五七年)仲冬之朔冬至前十日也。甘雪应时。赋此志喜。即书册尾以纪岁月。御笔。

行书

问夜同云布。诘晨密雪披。祥征子月朔。信速十朝期。玉海得真趣。天山系远思。上林纷可望。花满万年枝。丁丑(公元一七五七年)仲冬之朔冬至前十日也。甘雪应时。赋此志喜。即书册尾以纪岁月。御笔。

印记:古香、太璞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八

御题。

行书

老矣三年命捉刀。祥霙应节霈恩豪。获麟釐汭近上日。七字因之重渉毫。御题。

印记:自强不息

题跋

董诰

后副叶八(左分装)

干隆乙卯(公元一七九五年)孟冬月。臣董诰敬书。

行书

大雪抡节至。祥霙入夕和。达晨时踈密。逮已益鬖髿。未切一心望。欣霑七寸多。占农归政喜。虔惕感如何。御制雪一律。干隆乙卯(公元一七九五年)孟冬月。臣董诰敬书。

印记:臣、诰

题跋

董诰

后副叶八(右分装)

干隆甲寅(公元一七九四年)腊月。臣董诰敬书。

楷书

地润秋霖非望雪。远霑近未畧惭然。昨霏今继杂梅蕚。晴洒阴飘幻栁棉。真是沃心符腊节。底须躗语诩春前。慰哉转眼旋生虑。恐却斯情顿弛虔。御制雪一律。干隆甲寅(公元一七九四年)腊月。臣董诰敬书。

印记:臣、诰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八(附装)

辛丑(公元一七八一年)长至月十二日雪一律。御笔。

行书

将言时应祈甘雪。傍晚云浓夜雪霏。敢谓泽霑弗重吁。越钦恩渥示先几。近连太液迷银界。远望西山隠翠微。纔觉希膏遇优霈。何修惟益慎宵衣。辛丑(公元一七八一年)长至月十二日雪一律。御笔。

印记:古稀天子、犹日孜孜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八(附装)

壬申(公元一七五二年)。祈穀斋日适得甘雪。越二日诣斋宫又值快晴。南窗暄景展卷。欣然命笔记之。

行书

壬申(公元一七五二年)。祈穀斋日适得甘雪。越二日诣斋宫又值快晴。南窗暄景展卷。欣然命笔记之。

印记:比德

题跋

梁诗正。汪由敦。励宗万。张若霭。裘曰修。陈邦彦。董邦逹。

后副叶九

云臣梁诗正。臣汪由敦。臣励宗万。臣张若霭。臣裘曰修。臣陈邦彦。臣董邦逹敬跋。臣梁诗正敬书。

楷书

晋右将军书。龙跳虎卧。历代宝传。赵孟頫兰亭跋云。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学之便可名世。此快雪帖二十八字。迄今千数百年。楮墨犹新。神采耀发。岂镌拓钩摹所可比拟。臣等奉敕编纂石渠宝笈。获见内府所藏。斯为第一。我皇上好古敏求。万几之暇精硏八法。是帖心摹手追。不下数十百本。而圣懐虚受。犹临池未辍也。丙寅春正清宴是娯。复临兹帖。御制七言断句五章题于册首。因副页宋牋古润可爱。更濡笔作云林小景。传示臣等。伏惟右军书为千古艺林神品。得逢稽古右文之主。黙契薪传。鉴赏珍重。金壶墨汁亲洒简端。睿藻古香辉聫璧合。臣等敬观之余。曷胜庆幸。因石渠宝笈成于乙丑之秋。是以御笔诗画未及恭载。云臣梁诗正。臣汪由敦。臣励宗万。臣张若霭。臣裘曰修。臣陈邦彦。臣董邦逹敬跋。臣梁诗正敬书。

印记:臣、诗正

题跋

清高宗

后副叶十

行书

妙。

印记:干隆御览之宝

题跋

张若霭

后副叶十

干隆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春月。张若霭拜手敬识。

楷书

羲之快雪时晴帖。美擅千古。皇上几余临写。形诸咏歌。又以册前侧理古洁可爱。御制踈林亭子于上。霭臣再承命绘梅花一枝于末幅。右军书法天然出尘。较邓尉晓风。罗浮夜月。古香絶态。殆欲过之。愧拙笔不能传神万一耳。干隆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春月。张若霭拜手敬识。

印记:臣霭、初学之笔、余事

印记

鉴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宣统御赏之宝

鉴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居

鉴藏宝玺:八旬天恩

鉴藏宝玺:干隆御玩

鉴藏宝玺:内府图书(重一。一在前副叶一裱绫。一在后副叶一)

鉴藏宝玺:神

鉴藏宝玺:品

鉴藏宝玺:鉴古

鉴藏宝玺:懋勤殿鉴定章

鉴藏宝玺:养心殿鉴藏宝

鉴藏宝玺:寿

鉴藏宝玺:八征耄念之宝(中型方印)

鉴藏宝玺:太上皇帝

收传印记:快雪堂图书印

鉴藏宝玺:三希堂(重七。边框有花纹。一在前副叶五。余钤盖于后副叶二至八)

鉴藏宝玺:三希堂(重一。一在前副叶一。一在本幅)

鉴藏宝玺:研露

鉴藏宝玺:笔端造化(重一。一在前副叶五。一在后副叶四)

鉴藏宝玺:干隆鉴赏

鉴藏宝玺: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三希堂精鑒玺

鉴藏宝玺:宜子孙

鉴藏宝玺:干隆御览之宝(重一。本幅一。后副叶一)

鉴藏宝玺: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重一。大方印。一在前副叶一。一在后副叶十)

鉴藏宝玺: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重六。长方印。后副叶二至八之左侧裱绫各一)

鉴藏宝玺:古稀天子(重一。一在后副叶一。一在后副叶九)

鉴藏宝玺:八征耄念之宝(大方印)

鉴藏宝玺:观书为乐

鉴藏宝玺:几暇鉴赏之玺(重一。一在前副叶五。一在本幅)

鉴藏宝玺:太上皇帝之宝

鉴藏宝玺:御赏

鉴藏宝玺:泼墨

鉴藏宝玺:会心不远

鉴藏宝玺:孔颜乐处谁寻得

鉴藏宝玺:桴

收传印记:(一半印不识)

收传印记:冯源济印

收传印记:褚(半印)

收传印记:冯铨之印

收传印记:冯氏鹿庵珍藏图籍印

收传印记:廷(重一。本幅一。一在后副叶二)

收传印记:吴廷(重二。本幅一。一在后副叶三。一在后副叶四)

收传印记:王延世印

收传印记:北燕张氏宝藏

收传印记:张氏珍玩

收传印记:明昌御览

收传印记:秋壑珍玩

收传印记:希世藏

收传印记:兴

收传印记:绍

收传印记:永兴军节度使之印

鉴藏宝玺:石渠继鉴

内容简介

王羲之(公元303~361,一作321~379,又作307-365),字逸少,原籍山东临沂,官拜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精于章草、隶、八分、飞白、真、行诸体,亦能绘事,后世更尊为书圣。 本幅为唐代鈎摹善本,双鈎精细,淡墨填廓,能得原蹟生动活泼之笔意,觚稜转折,备见锋芒。

馆藏系列-台北故宫博物院绘画、法书、法帖、拓片及文物扫描超清图合集百度云网盘下载

编号:0021 图片大小:50G+(持续增加中……) 格式:TIF/JPG/PNG
百度云网盘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8xLSUfl0cNdV1ERJ0wSXWw (链接失效会补链在提取码里)
提取码:公众号回复0021 (本站所有资源均免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